這是一本四年前的舊書,我先說我非常推薦這本書。不是要鼓吹所有人都來搞斜槓,甚至我本人是反斜槓主義,斜槓並非適合所有人。本書是作者反芻後的人生價值觀輸出,這些價值觀才是我覺得精彩有意思的地方。
為何現在人人都在斜槓,作者給出了一個答案。其實大家真正想要的是找到自己,更精準地說,是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和價值感。這個答案我無法認同更多了。接著作者羅列出三條關鍵。
- 自己感興趣,也就是說,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動力來自於自己,是出於某種內在驅動力,而不是外部壓力。
- 有所成就,也就是要有一些能夠體現自身能力的實在成果。
- 他人和社會的認同,也就是這些成果得對他人有幫助、有價值,能夠轉化成經濟收益。
看完你有沒有點頭如搗蒜,市面上成功學和勵志文章寫得不就是這些公式嗎?
作者再補充一段話:關於熱愛,大家存在很大的誤解,以為世界上存在一個人們出生就熱愛的事情等著我們去發現,事實並非如此,熱愛通常是主動投入和付出後的結果,能力達到一定的水準,並能夠為他人創造價值。於是越努力,越投入,越專業,越認真,收穫越多,然後就越熱愛,以此形成正向循環。
取自《斜槓青年實踐版》書中金句
- 真正的人生智慧並不體現在知道什麼是『對』的,而在於甄別什麼是『錯』的,然後將其剔除。
- 人性的第一訴求並不是追求快樂,而是避免痛苦。
- 在現今這個時代,認識誰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,你是誰才是最重要的。
- 真正可怕的其實不是死亡,而是當死亡來臨時,我們才發現,竟然從未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過。
- 人這一輩子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,只有懂得捨棄,我們才會懂得專注,才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糾結上。
- 要知道,信念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,你期待什麼往往就會得到什麼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『自我實現的預言』。
閱讀本書讓我最大感觸
不要只看上面的金句,如果你是對個人成長、還有對職場甚至人生不確定的人,歡迎閱讀這一本,相信可以在字裡行間得到答案。我個人感受是在閱讀過程中一起成長了。天呀,人家居然這麼多年前就把許多事情看透。
我還有一個體悟,如果你看得書夠多,你會在本書看到很多書籍的影子,然後就會了然於心一個道理,很多成功論早已被寫膩了。大家說來說去其實都在講類似的話,或者只是換句話說。道理其實大家都懂,但為何成功的依然少數,還不就是行動力和執行力。
這是一個令人焦慮的高競爭社會,有兩句話我會一直敲打我自己,因為它可以扮演當頭棒喝的效果。不斷聚焦反問自己什麼才是最重要的,持續不斷優化自己才是王道。
- 自己可以為他人提供什麼樣的價值,解決什麼樣的問題?
- 學習,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。
版主介紹:玉恆先生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