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Q&A】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流年預測這件事?

近期看了一本書,書名《從星開始的16趟自我探索之旅》,作者是占星師 白瑜。書中對於預測有獨到的見解,值得分享。也推薦對於占星、哲學、心理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購入閱讀,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穫。

  1. 說到底,『預測』就是為了讓我們在感到不確定的時候,幫助我們建立信心,透過合理的預測,幫助我們減少對未來的恐懼和焦慮,並產生更多心理能量去積極應對正在面對的挑戰。
  2. 再者,有了預測的意識,我們的思維會被打開,不會是只盯著自己知道的幾種可能性,而是看到多面向的可能性,這樣的心理建設之下,我們應變能力自然會提高,可以協助我們更容易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,也更容易在困境中把握機會,找到突破口。
  3. 最後,『預測』也能幫助我們在不確定中找到內心的意義與方向。或許有些事情無法控制,但我們確實可以靠自己主導不少事態走向,在一定範圍內,我們可以透過預測,深刻的認識到『生活由我做主』。

接著馬上還帶出一個主題:有幫助的高品質預測

  • 一個好的預測,都不是確定的單一事件,而是一個概念。
  • 一個有幫助的預測,絕對不會是固定無法變通的規範。
  • 一個好的預測,大局比小節重要。
  • 一個有效的預測,要給幾個階段性的建議。

以上文章取自書中P236和P238,這是我看過市面上對『預測』這兩個字作過最佳的註解。不管讀者是什麼身分,都可以在字裏行間獲得一些啟發。

接下來是我玉恆先生個人的觀點:

  1. 說穿了,紫微斗數就是讓你嘗試用不同觀點來看待人事物,請不要過度神化或者宿命論。
  2. 任何一張命盤都可能被命理師誤判,換句話說,參考可以,請別一股腦兒照單全收,尤其是一些限制性信念。例如這輩子注定怎麼樣怎麼樣,你若被這種話語卡住,我也是無話可說。
  3. 如果有一件事情,不管未來好壞,你都可以承受,你都願意去嘗試、去冒險,甚至你也想過風險評估和最壞打算。那麼這件事情要不要做?請你不要算命或是問流年適不適合。
  4. 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固定回訪問流年的來賓,建議針對當下最急迫的問題詢問即可,不要什麼都問,這個水太深了。
  5. 誠心和你分享,與其找命理老師算命,不如自己花點時間來學,絕對一輩子受用,越年輕學得效益越高,只有你自己能為自己的人生買單。

版主介紹玉恆先生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玉恆先生 的頭像
    玉恆先生

    就是愛紫微

    玉恆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