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自《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》書中金句
-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,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,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。我們該得的,遲早會得到;我們不該得的,即使僥倖取巧也不可能長久保有。
- 欣賞大自然的能力,或是閱讀文學、歷史與欣賞音樂、美術的能力都攸關著我們獨處時能否得到深刻的滿足,也決定了我們對人性與慾望的洞察能力,乃至於看透人生而知所取捨的智慧。
- 我沒有過困境,因為我從來不在乎外在的得失,也不武斷地和別人比高下,而只在乎自己內在真實的累積。
- 真正的自我實現是發揮潛能中較好的可能,並藉以節制較不好的可能,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值得自己肯定與尊敬的人,而不是成為人人艷羨、嫉妒卻又鄙夷或痛恨的人。
- 用適當的時間比例去賺取溫飽所需的財富,並且用其他的時間和心力去追求更有價值的事物。一個人內在價值的提升,比身外的功名利祿更值得。
- 只有『被愛』而沒有能力『愛人』的人,他藉由被愛而建立起來的自我肯定其實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幻覺。戀愛可以靠天命,但是兩人要終生在一起則需要兩個人都有『愛人』的能力。
- 除非一個人在富有之後可以有物欲之外的自愉之道,或者讓他可以認同並積極投入的人生意義,否則到頭來財富所能買的就只剩下容易厭倦的刺激與興奮,而性與毒品是最後還勉強可以讓人再度亢奮的刺激。
- 『享有』的能力並不等於『擁有』的能力,相反的,不擇手段地想要『擁有』的人通常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出『享有』的能力。
- 結婚典禮不可能消弭兩人婚前成長經驗、價值觀和兩性文化的巨大差異,因此維持一個家庭需要費心地經營,而不能只靠戀愛時的兩情相悅。
- 愛上第二個人絕不值得鼓勵,但在許多案例中卻絕對不是出於蓄意。出軌往往更像是一時無法抗拒愛情的魅惑,而非理性的選擇,更不意味著愛新人勝於舊人。大部分的人應該都知道『一輩子只愛一個人』並非單靠自己的意志就能成全,很多時候真的還要靠運氣。一輩子不曾出軌的人不見得就是比較誠懇、真心而值得終生相守的人,對方也可以只是因為懦弱、木訥乏味,或者暗戀第三者而沒被發現。
閱讀本書讓我最大感觸
到底該如何定義這本書呢?心靈小品?人生經驗談?文學作品?個人體悟?社會觀察?自我揭露?
我坦誠本書有一半以上內容讓我無感,因為價值觀本來就是一種個人偏見。偏偏就是有好幾個主題和幾句話打中我,並且是深深的刺中我的內心要害,我當之明白那是真知灼見,那是人生智慧,那是過來人的感悟。
愛情與麵包就是書中探討的主題之一。在我的反芻中,可以理解賺取再多金錢也沒有辦法滿足內心,因為財富過了一個門檻後,其對應的邊際效應逐漸遞減。但是,也不能沒有錢,或者說至少要先過物質生活的基本線,此時才保有進可攻退可守的起點。
愛情的部分提到非常多見解,針對外遇能夠反向思考是使我驚艷的地方。要能夠走到作者寫本書所對應的心境,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畢竟很多事情沒有自己走過一遭,撞破頭、受傷、跌倒,是沒有辦法真心感同身受,當然也沒有切膚之痛。
但如果能夠看到這本作品,我相信在心靈上會得到一些陪伴與療癒,或者說,獲得生命闖關的額外經驗值密技。
最後我要打一段話給自己:絕大部分人都和伊凡。伊列區一樣,花費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表面上的榮耀。雖然這會換來許多陌生人的羨慕與激賞,卻換不來身邊人真心的善意與對待。現實生活確實是一種拉扯,但我知道這是真相。
版主介紹:玉恆先生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