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位年資超過數十年的保險從業人員,當然對市場有一定的認識與經歷。深愛閱讀的我,財金和理財的書籍當然看不少。指數化投資是多年後我自己願意執行的投資方式,也是唯一我敢推薦身邊好友的理財配置。
取自《通膨時代,我選擇穩定致富》書摘
- 關於保險,建議以定期險作為主要的規劃方向,不要為了擔心未來,而讓當下曝露在風險中。
- 理財的目的不是要你縮衣節食,更不是要你放棄一切享樂,而是讓你能將資源集中投入到會讓你真正感到快樂的事物上。
- 正視通貨膨脹,雖然你逃過了短期投資失敗的風險,但不投資的後果可能更加危險。
- 身為理智的投資人,我們應該依據勝率和自身條件,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戰場。
- 世界上的遊戲大致上分成三種:完全隨機、部分靠運氣部分靠實力、完全靠實力。
- 廣泛的投資,分散到全世界,分散投資是投資中唯一免費的午餐。
- 如果扣除少數極為成功的部份,那麼巴菲特的績效也將平淡無奇,市面上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價值投資課程,會把學生變成下一個巴菲特,還是巴韭特?
- 一旦投資人過度重視領股息的數字,進而影響投資策略,就會讓資產的成長受到無意義的損害。
- 人類只能用既有的知識儲備和過去的經驗預測未來,偏偏未來經常以超出過去一切認知的形式出現。
- 這世界幾乎沒有人可以提前抓住交易轉折點。
- 指數投資者的競爭優勢在於低成本、分散全市場,以及長期持有。
- 五千多天的十個最大漲幅日中,有七次與最大跌幅日的間隔不到兩周。換句話說,市場的報酬主要是由極端值貢獻而來,並不是每日平穩上漲。
- 最好的進出場策略就是長期持有,而不是讓自己的投資組合頻繁轉換。
- 業務員最大的價值不在於提供你投資建議,因為這不在他們的能力範圍。更合理的期待是,你的業務員要能夠完整地把不同商品的特性、買賣方式以及相關規定都說明清楚。
閱讀本書讓我最大感觸
關於投資,我給自己的一些建議
- 讓資金盡早參與市場
- 持有越久勝率越高,拉長投資年限
- 只使用閒錢來投資
- 避免多餘的擇時操作
- 不根據行情隨意停損與停利
- 投資目標達成時按需求轉成現金
關於花錢,我給我自己的建議
- 買健康與體力
- 買時間、精力與注意力
- 買知識(閱讀)
- 買形象(月暈效應)
- 買機會(曝光率)
- 買體驗與快樂
- 買天倫之樂與人際關係
- 買資產(指數型)
- 買福報(公益捐款)
- 買技能(個人成長)
版主介紹:玉恆先生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